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王海霞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全国百强区,这里拥有全球最大分散染料生产基地。“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上虞面临的新课题。
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硫酸。废硫酸属于危险废弃物,处理起来程序复杂且成本不菲。然而,废硫酸并非一无是处,它还可以成为化工厂的原材料。在上虞区,浙江安诺芳胺化学品有限公司产生的废硫酸会成为浙江捷盛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原材料,这样“点对点”的定向利用,不仅可以省去前者的处理费用,亦可节省后者的部分原料成本。
在上虞,类似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案例还有很多。企业间能够发现类似的协同发展机会,离不开“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数智平台”的“牵线搭桥”。
那么,这个平台有何种“神通”,能够达成“点对点”的精准匹配?在浙江这个工业大省践行“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是否还有类似的平台在发挥作用?平台背后又有哪些科技赋能?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平台的“塑造者”——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链科技”)。
初识趣链科技是在6月11—14日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相较于对面中国工商银行巨大的展厅,趣链科技的展台显得有些“小而精”。不过,这样的展台也正好符合这家区块链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的定位——深耕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产业护城河。
展台前人头攒动,“这块大屏上呈现的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我们基于碳排放动态数据建立起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与碳管理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趣链科技能源“双碳”事业部总经理虞博名正在向观众们介绍该公司研发的“上虞成果”——平台上线3个月就为企业解决预警问题500余次,拓展危废资源化利用2.6万余吨,减排温室气体2700余吨,形成节余减排量3900余吨,为企业节约成本8900余万。
区块链技术如何在节能减排方面施展拳脚,甚至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对此,趣链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伟博士表示,碳排放难以直接检测的特性,决定了碳资产是一种基于主体信誉,通过数据统计计算所形成的虚拟资产,强依赖于监测、报告、核查三大机制,而区块链技术能在此机制中增强碳数据的可信度。
生态环境部将数据质量定义为全国碳市场的生命线,并承诺将保持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数据质量。
“在监测方面,区块链能从源头完成数据存证;在报告机制中,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结合对企业数据进行核验验真,保证了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在核查环节,通过区块链降低核查验证难度,从而简化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李伟详细解释了区块链技术在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方面的作用。
在李伟看来,碳资产由数据支撑的属性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的特性天然一致,这使得区块链能够为政府精准控碳、企业绿色转型、公众绿色生活提供有力支撑。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浙江这个能耗大省,“上虞经验”还有一个“大号版”——2022年6月,浙江省正式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和指数,为全国首创,也为全国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提供浙江方案和浙江样板。打造省级平台的技术担当也是趣链科技。据介绍,浙江省减污降碳平台运行一年来已经形成了“在线监测、指数评价、超标预警、技术服务、整改提升”的管理闭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纳入平台管理企业已达2万余家,为浙江省11的地级市,89个县、市(区)生态环境局提供减污降碳管理服务。
近年来,趣链科技在能源“双碳”领域不断发力,除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平台的搭建,该公司还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政府碳达峰碳中和综合管理平台、企业碳管理平台、碳普惠平台等应用研发以及城市能源网络建设之中。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单位。但我国众多企业对自身的碳排放量尚在“摸家底”的阶段,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制定缺乏数据支撑、情景预测,更缺乏有针对性的减碳方案。针对这种情况,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规范、降低碳管理成本,以及释放碳资产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诉求。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双碳”目标的践行者。在碳普惠方面,趣链科技打造了区域全民碳普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将低碳、减排行为转化为碳几份和碳减排量,实现碳资产认定、交易流动管理,并面向民众提供碳普惠趣味玩法和激励机制。“让民众在趣味中,甚至是游戏中践行低碳理念。”虞博名表示。
李伟表示,“双碳”是一个非常有市场潜力的业务领域,它不能只是企业虚无缥缈的发展口号,而应该成为可应用、可落地、可持续的发展板块。未来,趣链科技将切实推动区块链成果在该领域的转化落地,努力打造绿色转型解决方案行业标杆,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