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这个动作,带到了司法界

趣链科技2024-03-06

「打卡」,一种考勤方式

一种自我监督

一种“到此一游”印记

一种……


等等,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给这个动作赋予什么不一样的释义?


我们联合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给出了一个答案——区块链非羁押数字管控平台,即“渝e管”。没错,正是“打卡”这样一个小动作,在司法领域却有大用途。


“渝e管”为何管?

我国已经迈入轻罪治理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非羁押管理手段,办案人员面临着以下困难:


管理效率低——在传统的监管方式下,受警力有限、人工监管的时空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办案人员很难及时发现非羁押人员的违规情况,非羁押人员也普遍存在侥幸和放任心理,致使保而不审、保而不监等现象长期存在。


监管工作难——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轻微犯罪大幅上升的刑事犯罪结构变化,非羁押人数显著增多,传统“人盯人”的监管方式已不再适用,采取电子手环等存在明显标签化管理的方式,也不利于非羁押人员回归社会,监管难题亟待解决。


法律监督难——过去的非羁押管理工作缺乏量化指标与监管记录,法律监督缺乏有力抓手。


解决这些难题,需要设计哪些功能流程?怎么保障数据安全?怎么保证技术在监管流程中的全面覆盖?趣链团队带来了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在非羁押人员管理中“发起监管”——“进行监管”——“结束监管”的每个环节进行定制化开发的基础上,搭建了集非羁押人员数字监管、数字办案、数字监督和数字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智能管控平台。



打卡上链了

在这个项目中,区块链的透明且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技术特性,为实现数据透明、建立司法信任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了司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对此,趣链科技数字司法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渝e管”平台的创新之处:


Q:便捷化管理是如何实现的呢?


A:告别传统的监管模式,非羁押人员仅需要通过小程序进行每日打卡,执法办案人员就可实时接收打卡情况、人员位置信息等数据,信息同步上链;对于未按时打卡或离开管控区域的情况平台也会实时推送预警,为办案机关提供了信息化抓手。


此外,在案件管理与人员移送方面也提供了便捷功能,例如,通过“渝e管”小程序可以实现法律文书的流转与签字确认。


Q:如何对非羁押人员的社会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


A:平台专门设计了社会危险性评价功能模块,可以实现自决定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生效之日止的全过程具体表现如实记录,对于非羁押人员未按时打卡、出电子围栏等违规行为,根据违规程度不同,设定“红、黄、绿”三色监管码,并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自动执行赋码处置,从而对办案期间的行为表现画像,形成个人表现分析报告,为办案人员提供社会危险性评价的客观参考。


Q:还有哪些功能助力实现可信监管?


A:“渝e管”具备的远程告知、远程传唤、在线申报等功能,能够以“透明的方式”“可感知的流程”“可参与的环节”保障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最大限度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实现司法公正。同时,我们的平台支持构建底层司法联盟链,可以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案件信息实时可信共享互通,促进司法高效协同,实现可信监督。例如,案件“侦、诉、审”的不同环境中的业务发起以及人员变更情况都会上链留痕,保证了权责可查可追溯。


自2022年7月上线以来,“渝e管”已实现对2000余名非羁押人员的线上精准监管,无一人脱漏管,累计为司法机关提供预警信息超80000条,并入选工信部《2022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中央网信办《2023年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展现了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价值。


“渝e管”正是一项以司法难题和现实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区块链最新科技智能成果,赋能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检察创新平台,除了在重庆市的显著落地成效,该平台也在湖北、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多个省市级单位落地未来,趣链科技将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司法应用领域进行更多创新实践,让“链上智慧之花”全面开放。